飘天中文网 > 谁家寒衣 > 第61章 旧案

第61章 旧案

飘天中文网 www.piaotian.mx,最快更新谁家寒衣 !

    “冬至姑娘说笑了,是我帮九王爷和殿下才是。”

    “那看来不用我贴身保护陆昭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事是因殿下而起的。”

    那又如何,“现在他们要杀的不是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九王爷大概不会认同你这种见死不救吧?”

    “义父只让我保护殿下。”换句话说,其他人的生死,和她一律无关。

    “这幕后之人,很可能正是一直陷害殿下之人。”不管要保护谁,事情的源头是肖岑,他们本就目标一致。

    “我记得就在不久之前,颜大人还跟我义父说,到底是谁要害殿下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义父想要的,是殿下的性命还是这未来的天子之位。”

    良久,颜典轻笑了一声,语气听来似是带着叹息:“果然小姑娘比较难缠。”尤其是这种执拗的小姑娘。虽则自己非要争下去的话,她必定占不到便宜。

    但何必呢,这样的小姑娘虽然执拗,却往往通情达理得很。

    他如今觉得很有意思,退一步也无所谓了。

    “那算是颜某欠冬至姑娘一个人情了。”说得很清楚,是欠她,不是欠九王爷。而且,“既然是我欠的人情,要求自然得我来提。”他顿了顿,“能不能找到幕后之人是其次,最重要是保证陆昭的安全。”

    少女冬至一直凝视着人,没错过他面上丝毫的表情,他的样子倒是坦荡得很。

    过了许久,她缓缓伸手接过画卷,算是默认了这笔“交易”。

    但她心中还有一个很大的疑惑。

    “我听义父讲过,当年颜家获罪,告发之人乃当时的翰林院直学士,而主审之人正是当时的大理寺卿。这两个人,现如今也正是朝堂上一手遮天的人物,一个是圣上御赐的一品大学士,陈昱,另一个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书省左相,陆熙。”都是四大家族的人。

    “呵,这些陈年旧事,都已是十几年之前了,连我都印象模糊,难得冬至姑娘一直记着。”

    印象模糊?

    “那当年令尊大人的官阶,不知你还记得否?翰林院掌院学士,虽说只是正三品的官阶,但在这之前,翰林院已经连出三个中书省左相了。以颜白大人当年的声望,若非这桩科举舞弊案,翰林院的掌院学士里,再出第四个左相也只是时间问题吧。”所以当年虽说科举舞弊案证据确凿,但在民间甚至朝堂中一直是议论纷纷,以颜白为人处世一丝不苟的态度,还有眼前的一片大好前程,他有什么必要去收受利益做这样的事情?

    就算当时案子发生的时候,颜典尚且年幼,她不信这么多年来,颜家其他的人会不告知他这些事情,也绝不可能他在知道之后,会不去怀疑这背后的问题。若然如此,他事隔多年重返京都,难道仅仅是为了光宗耀祖么?

    “冬至姑娘这番话,可是在为家父惋惜么?只可惜家父过世多年,现下也无法再询问他当年是为何如此想不开了。颜某自决定了为官的志向,也时时以家父为镜,每日三省提醒自己,务必谨遵为人为官的规矩,莫要像家父一样行差踏错才是。”

    他倒是代父认罪认得快,官话说得漂亮极了,推了个一干二净!

    不过,当年的案子大理寺早已盖棺定论,连皇帝都亲自发了诏书。坊间议论再多,也是无凭无据,颜典就算真有别的回京目的,也不可能就这样对她坦白。

    冬至对眼前这人的装腔作势倒是不恼,这样一无所获的作答在她意料之中。就像义父早告诉过她的一样:此人不好打交道,能当朋友最好,当不成朋友,也没必要与此人为敌。

    她先前会那么问,纯粹是出于所剩不多的好奇心。颜典与陆家小姐交好,是在对陆熙示好,暗示他绝无报复之心么?

    当年的案子,再怎么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,只有一个结果是再明确不过的。颜家错过了重返巅峰的机会,自此一蹶不振,树倒猢狲散。而整个朝堂之上,再也没有可以和四大家族抗衡的力量,这之后,四大家族权势达到鼎盛,几可一手遮天。

    只是到了这几年,朝堂上才又出了好几股新的力量,虽则除了曹家,其他都还不成气候,但也可看出,四大家族已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完全掌控朝局了,日后的局面,恐怕将充斥着难料的变数。就比如眼前这个颜典……像义父说的,能当朋友最好。

    她想到此处,话题一转道:“难得你已经快忘光当年之事,却还牢牢记得华妃娘娘的一言之恩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若非娘娘向陛下求情,我们一家老小早就被流放到塞外苦寒之地,又怎能得到陛下特别恩许,遣返家乡而已。如此大恩大德,颜家上上下下,一日都不敢忘。”

    “那华妃娘娘与颜家素无交往,为何会开口为颜家求亲?颜大人这么聪明,难道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么?”

    “华妃娘娘菩萨心肠,不管当日犯案的是张家李家,娘娘知晓了这样的事,总是忍不住心软,要为无辜的女眷孩童求一求情的。”

    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看他的样子是铁了心要装傻了。他既不想认,冬至也无意再逼。当天九王爷暗中恳求华妃出面求情,也是因为,一来敬佩颜白为人,不相信他会做出那样的事,二来家中的孩童女眷确是无辜的。既然只是单纯地施以援手,就未打算过日后携恩求报。

    颜典还肯记住当年华妃娘娘的求情之恩,此番愿意相助七皇子殿下,对他们来说已属意外之喜了,又何必强求更多。

    冬至将画卷收入怀中,直接干脆道:“在你所说的那个重要时机到来之前,我会依照我们的交易行事。”为他保护陆家小姐,查明背后追杀之人,“也希望你牢记自己的承诺,半年之内,相助七皇子殿下离京。”

    “冬至姑娘请留步。”

    已走到门口的人闻声停住,听得身后之人道:“冬至姑娘远来是客,未曾请姑娘喝杯茶水,未免太失礼。”

    这莫名其妙的,她下意识回绝:“不必。”

    男人对她的回绝置若罔闻,一径道:“请大堂稍坐片刻,我去泡壶茶,一会儿就到。”语气虽柔和,隐含的意思却是不容抗辩。

    屋外。

    陆昭眼见远远背对着她的那个人,半晌都没有动弹一下。

    不太对劲,她刚想走过去看一看,就见屋子的门打开了,颜典对她招了招手,示意她进去,随后他自己走开了。

    看来他跟冬至谈完话了。

    陆昭忙跑过去窗户边拉肖岑,却见七皇子殿下一脸诡异的怒色,不禁疑惑道:“怎么了?”听个墙角也能听得这么生气,难道屋子里那俩人先前说他坏话了?

    肖岑脸色阴沉,绕开她冲进屋子,对着大堂站立的白衣少女大声叫道:“我不离京!你去告诉九皇叔,我死也不离开京城!”冬至还没应声,他自己又耐不住了,大喊着:“我自己去跟九皇叔说!”冲出了屋子,然后以更快的动作冲出了院子。

    冬至微皱了下眉,脚下一掠追了出去。

    以她的轻功,追上肖岑再容易不过,但她却没上前拦住人,只是以一定的速度不紧不慢地跟着。

    肖岑一路跑出巷子,在大街上跑了半天,直跑得气力全无,心头一腔怒火也散得差不多了,脚下步伐越来越慢,渐渐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他站在原地不动,身子半弯着,两只手撑在膝盖上,大口地喘着气。

    眼前一道阴影,七皇子殿下缓缓抬头,对上来人一双冷冰冰的眸子。

    “你,你好样的!”明明早能拦住他,偏放他像个疯子一样在路上狂奔!

    这时天已经早都黑了,这处街道不算繁华地段,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。

    “以前义父不是跟你说过离京的事么?”当时他只说离京了绝不要去战场,义父也应允了,答应准他自己挑个地方,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,态度怎么来了个骤变。

    其实先前和颜典谈到华妃当年求情一事时,她就察觉了外头的脚步声,知道肖岑又来偷听墙角了。不过这处的对话并非机密,况且义父和颜典约定之事,迟早也是要让肖岑知道的,所以她就没有拆穿肖岑。孰料……这人此次反应这般激烈,当真出乎意料。

    “我……”少年一时语塞,随即没缘由地乱发脾气,“以前是以前,现在是现在!反正我就是不离京!”

    “那就别离京了。”

    “反正我——啊?”

    少年怔住,剩下的半句发狠的话就这样卡在嘴边,“你同意了?”

    “同意。”

    这咋可能,她怎么这么好说话,他感觉不敢相信,感觉有圈套,说话都有些结巴了:“那,那九皇叔呢?”

    “义父那边我会跟他说,他想必不会有意见的。”

    “当真?!”

    “从小到大,义父什么事没依你?何况,你这么大个人,有手有脚,就算把你绑出京城,你也能跑回来吧。放心,我可没有兴趣一直守着你。”

    “你!”她这话里的嫌弃意味听得肖岑顿时怒了,“我有这么讨人厌吗!”之前是陆昭,现在这个冬至也是的!他长得不算京城最好看,最起码也是拔尖的,个个嫌弃得要死,是什么意思。

    他讨不讨人厌,回去照照镜子就知道。少女默默腹诽,嘴上还是客气道:“都依殿下,随我回去吧。”反正这段时间她暂时会在京师,总能摸清楚他态度大变的原因,明天先去仁和药铺问问许爷爷和小乔就是了。

    ++++++++++

    一脸焦急看着门外的小姑娘,丝毫没留意有人走到她身边,被突然递过来的物事惊了一下,待定了神,从他手中接过茶杯,淡淡的茶香扑面而来,她惊喜道:“是兰花茶。”

    那次在客栈,为薛伯母的事情伤心难过时,他请她喝过的兰花茶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当时他也跟她说过,兰花茶有提神醒脑、纾解情绪的功效。

    瞧着小姑娘雀跃地小小抿了一口,一副相当满足的样子,凝视着人的黑眸染上一丝笑意,颜典柔声问道:“会有些害怕吗?”

    陆昭一时没听明白,反应过来他问的是先前的黑衣人,想了一下,实诚道:“刀砍下来的时候真的挺害怕,心跳得可快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现下呢?”

    “现下啊……不怕了,只是……”她倏然住了声,手中的茶杯热气氤氲,看着里头漂浮的兰花花瓣,有些模糊看不清了。

    “只是什么?”温柔的声音,耐心地等了一瞬,追问道。

    “只是……不太看得清楚。”所有人的面容,在这些事之后,她觉得不太看得清楚了。

    她的话意虽含糊,但语气透着茫然和惆怅,何况善于揣摩人心如颜典,一听便能明白这样的困惑。

    “看不清觉得累,那就别看了吧。”他从她手中接过杯子,她眼中微微湿润的,不知道是不是凝结着的雾气,“现在这样就舒服了。”再没有那些朦胧缭绕的雾气,可以看得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小姑娘却摇头,再从他手中接过杯子,似是下定决心一样,仰头喝了一大口。

    “以前我觉得爹跟哥哥,说的话总是让我听不懂,所以我不愿意听,我就转过头不听他们说话就行了嘛。我还可以听阿澜说话,听阿佑跟二宝他们说话。他们笑就是笑,哭就是哭,清楚明白,不会像爹和哥哥一样,总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。”

    但如果有一天,她发现,身边慢慢都是这样听不懂的话,都是这样看不清的人,是不是就得一辈子捂着耳朵遮住眼睛了?

    “我想从今天开始,我认真听,仔细看,总归可以清楚明白的!”

    她的反应还真是……心头的诧异感一掠而过,转瞬又觉得有点好笑。呵,本来就是啊,这人一直都是那个,翻墙爬树,不走寻常路,执拗又勇敢,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姑娘啊。

    倒显得他有点自作多情了。

    这阵奇怪的放松感和想叹息的感觉过去,颜典才发觉自己竟然真的在笑,似乎是在有意识之前,无所察觉地就笑出来了。